据美国国土安全部当地时间9日在其网站上发布的消息,上述两家中企被新列入所谓“维吾尔强迫劳动预防法”的实体名单中,这些企业及其子公司生产的商品将被限制进入美国。2022年6月21日,美国实施所谓“维吾尔强迫劳动预防法”,现在有22家企业被列入禁止进口的名单中,而中方此前多次否认美方关于所谓“强制劳动”的指控。
6月12日晚间,中泰化学发布关于被美国国土安全部纳入实体清单的自愿性信息披露公告。
公告表示,2023年6月10日,新疆中泰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获知美国国土安全部将公司列入“维吾尔强迫劳动预防法”的实体名单中,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559.11亿元,其中国内收入占比93.37%,出口收入占比6.63%,此次被列入实体名单不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造成重大影响。目前,公司正在全面评估此事件对公司造成的潜在影响,并将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做好应对工作。
龙佰实现三项卡脖子技术国产化
6月8日-10日,龙佰集团在七彩云南和花城攀枝花举行集“会议+参观”于一体的投资者交流活动。
龙佰集团董事长和奔流座谈会上,董事长和奔流作精彩致辞,他表示,公司自2011年上市以来,始终专注钛产品及其衍生品的研发,实现钛锆锂钪钒 硫氯氢铁碳多元耦合,坚持创新驱动战略,依托技术创新和高效运营模式,在新材料领域持续深耕,快速发展为全球钛白粉、海绵钛行业的领军企业,不断提升服务人类社会的能力。
近年来,龙佰集团高度重视产业创新,瞄准行业先进和关键技术,整合资源、连续攻关,取得大型沸腾氯化钛白技术、氯化原料国产化技术、航空转子级海绵钛技术等“三大卡脖子技术”突破,打破外部技术封锁和垄断,迅速实现技术产业化和产业规模化。
12万吨粉末涂料用聚酯树脂项目进展
2023年6月12日,光华股份在互动平台回复称,关于公司的发展规划,公司将依靠多年来在粉末涂料用聚酯树脂领域形成的成熟核心技术体系,坚持技术创新,加快产品升级,丰富产品功能,持续开发出满足下游粉末涂料及终端行业应用需求的新产品,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进一步巩固和增强公司在粉末涂料用聚酯树脂的竞争优势和行业地位,力争成为全球粉末涂料用聚酯树脂领域的领军企业。公司年产12万吨粉末涂料用聚酯树脂项目正按计划实施中,目前正处于设备调试阶段。公司在粉末涂料用聚酯树脂行业深耕多年,依托产品技术、服务和品牌等多方面的综合优势,累积了大量优质客户资源,已与阿克苏诺贝尔、千江高新、广东睿智、老虎涂料、佐敦涂料、PPG等国内外专业粉末涂料生产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凯瑞环保双酚A催化剂在浙石化成功应用
6月9日,凯瑞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瑞环保”)在北京召开的媒体沟通会上宣布,公司研发的KC122C型双酚A(BPA)催化剂于2023年3月份率先在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石化”)24万吨/年BPA工业装置上实现国产化,打破了国外催化剂的垄断局面。目前,装置各工段均实现了安全、稳定运行。
据凯瑞环保总工程师毛进池介绍,近年来,我国BPA产量不断增长,预计2025年我国BPA产能将达到750万吨/年,其中Badger工艺BPA装置占比约50%,预计非负载型的树脂催化剂年需求量约为1.5万方,加上其他负载型的树脂催化剂,全年在线运行树脂催化剂共计约2.5万方。目前除凯瑞环保的200方的BPA催化剂在浙江石化装置运行外,其余均为进口。
KC122C型BPA催化剂具有反应活性好,催化活性高,选择性高;机械强度好、长时间运行不破碎,床层压差小,耐高温、热稳定性强;合适的粒度分布,减小床层压差等优势。早在10年前,凯瑞环保就确立课题专门攻关BPA装置两种不同类型的树脂催化剂,即负载型与非负载型BPA树脂催化剂,历经小试、中试、侧线试验,其中仅侧线试验就经历了在德国和泰国的三次测试。直至今日在浙江石化24万吨/年BPA工业装置上投入运行,一举成功。
自贡国泰华荣新材料项目加速推进
6月12日,位于沿滩高新技术产业园内的自贡国泰华荣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电解液和回收2000吨溶剂项目建设现场,机器轰鸣、塔吊林立,工程车辆来回穿梭,近百名工人正在抓紧施工,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
“这是沿滩区的首个‘拿地即开工’项目。自去年12月开工建设以来,我们全力以赴赶进度。目前,14栋库房已完成主体建设。”该项目负责人岳立告诉记者,项目生产车间、办公楼即将启动建设,可望于年底前完成主体建设,2024年一季度竣工投产。
据悉,该项目占地300亩,计划总投资15亿元,主要建设生产厂房、仓库、原料库房约7万平方米,办公用房1.6万平方米,辅助用房8000平方米,建成电解液生产线24条、溶剂回收线3条。该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38亿元,提供就业岗位850个,将有力推动我市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韩国SKC拟出售多元醇子公司SK pucore
韩国SKC正计划把其多元醇子公司SK pucore 出售给一家私募股权公司,此举旨在清理资产,以专注于芯片和二次电池材料业务。
据多名投资银行业内人士24日透露,SKC目前正在谈判将SK pucore出售给Glenwood私募股权公司,价格约为5000亿韩元(3.9亿美元)。两家公司最近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预计在进行尽职调查后不久将签署合同。这笔交易的价值预计约为去年利息、税收、折旧和摊销前利润(EBITDA)的10倍。
SK pucore(原MCNS)是SKC和日本三井化学于2015年共同成立的生产聚氨酯原料多元醇的企业。与三井化学的合作关系于2021年结束后,该公司更名。SK pucore在韩国多元醇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去年,它占据了整个市场的40%。
此次出售正值SKC希望为投资积累现金并改善财务状况之际。SKC表示,为了加强半导体和二次电池材料事业,将投资1.8万亿韩元。SKC正在以4000亿韩元左右的价格收购半导体检测企业ISC。
今年第一季度,SKC的净债务与EBITDA之比超过了6倍,高于2021年的3.5倍。截至第一季度,该公司的净债务为3.6万亿韩元。
Glenwood PE是韩国的一家中型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它最近收购了LG化学有限公司的诊断部门,是韩华先进材料公司和CJ Olive Young公司的第二大股东。Glenwood亦管理着之前从SKC收购的PI先进材料公司。通过最新的交易有望产生协同效应。
SK pucore在五个国家拥有450多个客户、130多个分销合作伙伴和生产设施。去年,SK pucore销售额为7206亿韩元,营业利润为324亿韩元。采用SK pucore的旗舰产品多元醇生产的聚氨酯被广泛用于下游行业,包括汽车、时尚、电子和医疗器械等。
SK pucore最近通过开发环保多元醇产品,确保了未来的增长引擎。客户将废弃的多元醇返还给SK pucore,该公司将其制成回收的多元醇并返回给客户。该公司还在加速生产基于植物油的生物多元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