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树脂  产能  价格  复合材料  预浸料  玻璃纤维  玻璃  热塑  直径  AOC 

复材新闻月报——5月

   日期:2021-06-02     来源:复材网    浏览:338    评论:0    
核心提示:5月 两化合并成功 中国中化正式成立  5月8日,由宁高宁担任法人的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在北京举办成立大会。中国中化即为
 5月 “两化”合并成功 中化正式成立
  5月8日,由宁高宁担任法人的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在北京举办成立大会。中化即为中化集团、化工集团联合重组后的母公司。宁高宁同志任中化董事长、党组书记,李凡荣同志任中化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
 
  复材网评
  “两化合并”是我国化工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为打造一流的综合性化工企业迈出关键一步。重组后的新中化被赋予了打造一流化工企业的使命,未来将围绕以化工新材料为核心的精细化战略,进行上下游产业链持续建设,在现有化工新材料等核心主业基础上,进一步聚焦新材料、新能源,大力推进碳纤维复合材料、芳纶、改性ABS等市场前景看好的增量业务。
  
5月 新技术突破!风电叶片回收课题
  由维斯塔斯牵头,联合一些树脂商研发叶片回收新技术,新技术分为“两步走”:先,热固性复合材料被分解为纤维和环氧树脂。接下来,通过新型的化学循环流程,环氧树脂被进一步分解成与原生材料相似的基本成分。这些材料可重新应用于新的风机叶片制造,构建出前所未有的环氧树脂循环路径。风机的可回收率为85%到90%之间,无法回收的部分来自叶片中的热固性复合材
  料。CETEC项目旨在提高可回收率,使整个风能行业向 “零废弃物” 这一目标愿景迈出重要一步。
 
  复材网评
  风电叶片回收是复合材料及风电制品企业共同关注的重点课题。风电叶片废弃物将从2030年的每年约40万吨增加到2050年的每年约200万吨。有资料显示,我国风电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是从2004年开始的,装机容量当年达到70万千瓦左右,2005年装机规模超过100万千瓦,2008年装机规模次突破1000万千瓦。理论上风电机组等设备的设计使用寿命为20年左右,如此计算,再过三、五年,我国将迎来大量的叶片退役情况。所以,研发风电叶片回收新技术,是摆在业界同仁面前共同的课题。
  
5月,我们的企业有什么新鲜事儿?
  长海股份拟60多亿元投建60万吨高性能玻璃纤维智能制造基地
长海
  四川威玻六期池窑技改扩能检修提前竣工点火
四川威玻
  巨石智能制造基地第三条年产15万吨玻纤生产线胜利点火
巨石.webp
  光威复材交付架份TP500无人运输机
光威.webp
  巴陵石化环氧树脂产品链装置检修收尾逐步恢复开车
巴陵
  上海石化1000吨/年 碳纤维装置进入开车准备阶段
上海石化.webp
  冀中股份20万吨玻纤项目条生产线全面达产达效
冀中
  金龙客车发布我国辆碳纤维复材地铁巴士
金龙.webp
  日本东丽开创CFRP高效热传导技术
东丽
  三菱化学推出60秒快速固化碳纤维预浸料新产品
三菱.webp
  佛吉亚获上汽高压储氢瓶大单 移动氢能源累计订单超€2.5亿
佛吉亚.webp
  欧洲帝人碳素公司推出碳纤维/PPS热塑性单向预浸带新产品
帝人
 
  复材网评
  今年以来,部分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大幅上涨,一些品种价格连创新高,引起各方面广泛关注。 党、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对各行业比较明显的大幅上涨行为,或提醒或约谈,或敲边鼓。尤其是重点企业,龙头企业,应带头做好“高站位、大格局”的表率作用,履行社会责任,促进上下游全产业链协调发展,维护行业良好生态。说句接地气儿的话,后疫情时代的2021,大家都不容易,所以要顾大局识大体,让大家都有饭吃,携手度过寒冬,迎接春天。
  
5月  我们的终端应用领域怎么样?
  维斯塔斯台6MW EnVentus 机舱成功产出
  时代新材长聚氨酯风电叶片即将量产
  上海电气风电成功上市 正式登陆科创板
  中车株洲所成功加入GWO风能组织
  
复材网评
  5月的风电领域,多家市场研究机构普遍看好我国海上风电前景。行业分析机构伍德麦肯兹发布报告中指出,未来十年,海上风电市场将实现快速发展,有望成为大的海上风电市场,2020-2030年间,我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将达到73吉瓦,在当前基础上翻8倍以上。尽管海上风电行业发展如火如荼,然而我国海上风电市场相对“年轻”,未来发展仍面临着诸多挑战,所以,不论是风电企业,还是上游的复合材料供货商,也要多考虑一些诸如未来的成本变化走向等实际问题,冷静而理智地制订战略战术。
 
  2021高性能复合材料国际论坛—余杭论坛
  6月7-9日
  报告嘉宾
  益小苏 教授
  宁波诺丁汉大学李达三讲席教授,原中航工业复合材料技术席专家,SAMPE主席(F.SAMPE),亚太材料科学院(APAM)院士
  丁叁叁 教授
  中车青岛四方股份公司副总工程师、工程中心主任
  郑显聪 先生
  Foxconn MIH联盟(富士康电动车开放平台联盟) 执行长  (原蔚来汽车联合创始人)
  Dr. Gianfranco Lanini
  LEonARDO S.p.A.(意大利莱昂纳多股份有限公司)航空结构事业部副总裁,莱昂纳多上海总部总经理,商飞CR929项目大区负责人。
  宋光辉 先生
  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有限公司客车事业部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
  韩非 博士
  现就职于宝钢股份研究院并任高级主任研究员。专注于汽车先进高强钢成形理论与应用技术。负责宝钢研究院汽车板EVI技术解决方案团队及用户技术支持工作,负责宝钢车身用材及轻量化技术、超高强钢成形与应用解决方案研发与应用研发,推进与用户新材料、轻量化技术应用与实践合作。
  Prof. Dr. Klaus Drechsler
  德国工程院院士;德国萨克森科学院院士;德国碳纤维复合材料联盟主席;慕尼黑工大碳纤维复合材料研究所所长;Fraunhofer IGCV 轻量化工程研究所所长;杭州卡涞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席技术顾问
  魏斌 博士
  现任杭州卡涞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CTO兼工程研究院院长,曾出任慕尼黑工业大学轻量化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员、奥迪汽车集团(德国总部)研发工程师、蔚来汽车德国中心轻量化工程高级经理、吉利汽车德国研发中心轻量化集成总监。同时,魏斌博士兼任复合材料学会车辆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Dr. Pavel Novak
  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长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储氢系统开发部总监
  Mr. Georg Kaesmeier
  德国Forward Engineering合伙人。德国Forward Engineering GmbH(以下简称“FE”)是欧洲知名的轻量化设计公司,前身为碳纤维轻量化汽车设计公司Roding Automobile,总部位于德国巴伐利亚州慕尼黑,在韩国、日本及美国均设有代表处,日本三井集团(MITSUI)是其第二大股东。FE主要从事汽车碳纤维复合材料轻量化零部件的工程设计开发工作,曾参与宝马i3,i8及新7系等车型复合材料车身零部件的设计。FE在市场上同蔚来汽车、长安汽车、北汽新能源、观致等汽车厂有丰富的合作案例,在其他亚洲市场,与尼桑、丰田、现代等公司有深度合作。此外,FE与知名的轻量化材料供应商Evonik(赢创)建有合资公司,主要从事碳纤维轻量化材料的营销。
  6月杭州美如画,复材事业正芳华。中外专家与大咖,研讨制品轻量化。6月杭州,我们不见不散!
通用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工信部备案号:鲁B2-20041020-4   版权所有  德州博维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热线:400 9692 921  电话:0534-2666809    传真:0534-2220102    邮箱:frp@cnfrp.com
 Copyright (c) 2002-2022 CNBXF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鲁公网安备 37140202001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