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原材料市场总体呈现弱势,一方面是下游需求持续疲软,另外一方面是上游新增产能投产预期增强。新公布的官方PMI指数下降到自2020年2月以来的低点,说明经济下行压力陡然加大;由南京禄口机场引发的新冠疫情呈现蔓延的状态,随着各地防控措施不断加码,对生产经营的负面影响开始逐步显现。从各UPR工厂反馈的8月份预期订单情况来看,总体上很不乐观,各企业预期值都低于7月份,而今年上半年,整个UPR行业在销量和售价同比大幅增长的同时,单位利润却大幅下降超过60%以上,由此可见UPR行业所面临的市场形势非常严峻。这种情况需要引起UPR上游行业的足够重视,如果再坚持追求短期利益而不顾整个产业链的健康有序发展,那么不久的将来,部分原材料市场的崩溃也是可想而知的。近年以来,尤其是今年以来,部分原材料价格的非理性狂涨,已经给UPR工厂带来了巨大的抵触甚至是厌恶心理,他们普遍对后面新增产能寄予厚望,大多数UPR工厂表示,同等条件下,他们宁愿选择新供应商的产品,以表达他们对部分原有上游原材料生产厂家的积怨和不满,因此,后续投产的新增产能受到UPR工厂普遍欢迎,这些新增产能进入市场的步伐会打破惯例的加快。受疫情影响,原定于8月12日在江苏常州举行的不饱和树脂发展论坛被迫延期举行,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经验介绍》:UPR的下游客户很多都是与出口或者工程类市场相关,因此下游用户往往希望在接单之时就能够将出口订单或者工程订单所需要的UPR数量和价格一次性全部锁定,但是由于UPR行业对上游市场缺乏足够的影响力和控制力,UPR工厂的价格只能被动跟随上游原材料价格的变动而进行调整。因此,每当UPR价格出现较大幅度变动之际,都容易造成UPR工厂与下游用户之间的矛盾。根据目前部分企业的经验,好的解决方法就是UPR生产工厂与下游客户进行深度捆绑,大家利益共享、风险同担,谁也不要埋怨谁。具体做法是:在签订总量合同之时,签订一个价格变动调整方法条款,即根据《树脂价格指数》所公布的价格指数变动幅度,双方各自承担价格指数变动部分的50%,每周计算一次价格,作为在发货日所在星期的实际执行价格。部分企业的实践证明,这种方法不仅公平合理,而且具有价格的可预见性,无需双方每次发货都要讨价还价。此经验供大家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