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树脂  产能  价格  复合材料  预浸料  玻璃纤维  玻璃  热塑  直径  AOC 

窦博士严重质疑“PBAT可降解性能”引发行业关注,500万吨PBAT规划,风险还是机遇

   日期:2021-03-17     来源:复材网    浏览:375    评论:0    
核心提示:  两会上,7位人大代表两会建言:快速全面生物降解材料行业应该这么干!  吕亮功:伪降解扰乱市场,应加快推广全降解塑料 
    两会上,7位代表两会建言:快速全面生物降解材料行业应该这么干!
  吕亮功:“伪降解”扰乱市场,应加快推广全降解塑料
  袁志敏:建议将“光氧降解”“啃塑剂”等列入淘汰产品目录
  郑月明:降解塑料低端产能过剩,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是关键
  邵长金:利用专项资金将PBAT、PLA等列入核心攻关技术
  邵志清:加强监管 打击“伪降解”塑料
  曹阿民:完善塑料污染治理法规,加快绿色低碳新材料替代应用
  李景虹:给土壤用上安全的“外衣”
  然而,上永远存在不同声音,史上强质疑声
  降解行业依旧是春节一般的热闹,近日,小编收到了来自宁波窦氏科技的窦博士的文章,证明了PBAT不是完全生物降解。小编不禁在想,倘若PBAT如窦博士所言,那喧嚣的全生物降解是不是在误导塑料产业?
  特此转发给大家看看,本文内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特此说明。



 
  此外,质疑PLA的可降解性的文章早有报道:
  一些专家研究发现,在特定的水体中,PLA能够完全降解。这位专家团队所指的特定水体,在室温条件下,在以北戴河的海沙,宁波的海泥,北戴河的海水为水体的鱼缸中,试验观察发现,双向拉伸的PLA膜能够完全降解。
  另外一些专家的海水试验,发现PLA基本不可降解。2020年11月17日,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季君晖在深圳市高分子协会举办的生物降解树脂研讨会上表示,“与陆地土壤不同,海水中微生物量极少,而且海水温度也比较低,生物降解塑料在海水中不能像在陆地上一样降解,或者说很长时间内都无法在海水中被降解。”
  多份研究结论:PLA在海水中基本不降解
  2010年希腊雅典农业大学用地中海实际土壤做PLA生物可降解塑料的降解试验,11个月的时间只是部分物理解体和部分碎裂。
  2014年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模拟自然土壤,把PLA材质的塑料袋埋在模拟自然土壤中,12个月后,其质量仅损失0.23%,几乎没有降解。
  图片
  环境是影响生物降解材料降解性能的重要因素,海水环境与土壤或者堆肥环境完全不同。低温、流动性强、高盐和高压为海洋环境的主要特点。在海洋环境中,微生物绝大部分分布在近海岸区域,远海区中的微生物含量较低,甚至没有。
  2017年德国迈洛伊特大学400天的试验,把各种生物可降解塑料在工业化堆肥实现可降解,摆在海水和淡水里面,后PLA只有约0.5%质量损失。
  2017年,中科院理化所和工程塑料工程研究中心组织近10名博士研究海水可降解塑料。这项研究结果《典型生物降解聚酯在海水中的降解性能》发表在2020年10月的《功能高分子学报》上,(获取原文请在后台回复“海水降解”),作者为王格侠、黄丹、张维、季君晖,文章指出在6种不同水体中,PLA基本不降解。
  小编认为:PBAT,PLA等可降解塑料在理想的堆肥条件下,经过充分的时间,应该是可以达到不同降解程度的,但是对温度,湿度,菌群条件等应该有一定在要求。
  有业内专家质疑:可降级塑料的盲目扩展,是否存在极大潜在风险?
  巴斯夫在20多年前就掌握了可降解聚酯工业化技术及10多万吨产能,为何在20年内却未在欧洲将其放大到百万吨规模?
  5年内规划了200多万吨可降解聚酯项目,业内专家表示担忧:未来5-10年,是否已经准备好了足够的土地和肥料,用于降解超过200-300万吨/年的可降解塑料?1年内分解率有多高?是否会产生小分子在毒性残留,土壤污染问题?......
  我们似乎还没有准备好.........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工信部备案号:鲁B2-20041020-4   版权所有  德州博维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热线:400 9692 921  电话:0534-2666809    传真:0534-2220102    邮箱:frp@cnfrp.com
 Copyright (c) 2002-2022 CNBXF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鲁公网安备 37140202001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