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工艺按配方将原子灰树脂、交联剂、触变剂,和阻聚剂加入混合机内混合均匀制成预混料。再将预混料转入搅拌机中分数次加入促进剂,和填料一起搅匀后转入三辊研磨机内研磨,出料形成主剂;再将过氧化环己酮、聚丙烯酰胺和颜料等在混合机内搅均匀,即得固化剂。使用时将制成的腻子主剂与固化剂按质量比75:1迅速混后均匀即可。
(4)性能影响
①防沉剂的影响。不同防沉剂制备腻子对其贮存性、涂刮性、打磨性都有不同影响。
a.气相Si02。要使填料在长时间内不发生沉降,又不影响腻子其他产品性能。经过反复试验得出,在4kg腻子中加入32g气相Si02为佳,其添加工艺采用母料法为佳。气相Si02其表面的si原子并不是全部具有四个硅氧烷键,其中一部分Si原子是由三个硅氧烷键和一个羟基组成,形成硅烷醇基。由于这些Si02表面的硅烷醇基可在流动态的树脂母体中彼此以氢键结合,使这些Si02颗粒结合成链,并进而形成立体网络结构,因此使活性Si02具有优异的触变性,能很好地改善填料在树脂中的分散性。
b.轻质MgO。碱土金属的轻质MgO对基料为不饱和聚酯树脂的腻子有流变作用。它的流变作用可防止贮存时填料的沉降或使沉淀软化,以提高其再分散性。如在4kg腻子中加入3%~5%的轻质MgO作为流变助剂,结果在短期内(2~3个月贮存期内)防沉效果较好。但由此引入的疏松“网络结构”比较脆弱,轻微的外力(如机械外力)即可破坏这个网络而失去流变防沉作用,同时增加了腻子的黏度。
c.聚乙烯酯。相对分子质量在1500~3000的聚乙烯酯,它在不饱和聚酯腻子的作用是使聚酯溶胀并分散于非极性溶剂中形成凝胶体,使填料悬浮于胶体中,而达到防沉效果。其防沉效果较好,但却大大提高了腻子的黏度,使涂层不好展开,影响涂装施工。
d.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是有机高聚物,它与不饱和聚酯树脂形成立体“网络”,使腻子中大量的填料悬浮于这个“网络”之中,防沉效果非常显著。如在腻子中加入2~3份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其产品的贮存期可达12个月不沉淀。但随着贮存的延长,产品会出现“拉丝”现象,这是由于聚合物与不饱和聚酯间“网络”的进一步“延伸”所致。
②主填料粒度对沉降的影响。由于产品性能的要求所致,腻子表层不能太坚硬,即打磨松度好,并且填料粒度大,表面涂层结构比较疏松,固化后的腻子涂层松度也较好。但是,填料粒度大,沉降较快,不利于防沉,且分散性也较差。因此可从主填料不同粒度的滑石粉配比来满足防沉与涂层松度的要求见表2-25。
表2-25 不同粒度的滑石粉和用量比对涂层松度和填料沉降的影响
滑石粉粒度/目 |
涂层结构 |
沉降效果 |
320 |
结构紧密,涂层坚硬 |
分散性好,不易沉降 |
200 |
结构紧密,涂层坚硬 |
分散性好,易沉降 |
100 |
结构疏松,涂层松度好 |
分散性较差,易沉降 |
100:200:320(目数)=1:1:1(比例) |
结构疏松,涂层松度好 |
分散性较好,易沉降 |
100:200:320(目数)=1:1:2(比例) |
结构疏松,涂层松度好 |
分散性较好,不易沉降 |
在选择了合适的防沉剂及其用量、主填料粒度的配比后,采用合适的工艺加工方法将使防沉效果达到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