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树脂  产能  价格  复合材料  预浸料  玻璃纤维  玻璃  热塑  直径  AOC 

光固化不饱和树脂体系3

   日期:2022-01-14     来源:复材网    浏览:418    评论:0    
核心提示:光固化树脂体系中的光引发剂吸收辐射能后形成活性基团,进而引发体系中含不饱和双键或含环氧基团的物质间的化学反应,形成交联
     光固化树脂体系中的光引发剂吸收辐射能后形成活性基团,进而引发体系中含不饱和双键或含环氧基团的物质间的化学反应,形成交联的立体网络结构的高分子聚合物。它具有无惰性溶剂挥发,固化时间短,可低温固化等传统固化技术不可比拟的优点,称为新一代绿色工艺。高分子材料的光固化技术作为一项节能和环保型技术,已广泛应用在涂料、油墨、电子封装、粘合剂、印刷板材、电子工业、微细加工和快速成型等许多领域获得快速发展和长足进步。年增长速度高达25%,并已形成一个新的产业。据不饱和树脂网专家介绍,紫外光(UV)固化涂料是20世纪60年代开发的一种环保型节能涂料,与传统的自然干燥或热固化涂料相比,紫外光固化涂料具有明显优点,光固化不饱和树脂体系是其重要体系。

    氟树脂及其涂料具有超常的耐腐蚀、耐候性和耐沾污性。但由于大部分含氟涂料为水或溶剂性分散体,须将其加热到熔点以上才能使其成膜;由于含氟聚合物在熔融状态的流动性低,形成的涂膜光泽较低,装饰性较差,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应用。据不饱和树脂网专家介绍,为此人们做了大量工作,如丙烯酸氟代烷基酯聚合物与非氟代聚合物的共混,丙烯酸氟代烷基酯与非氟代单体的共聚,聚四氟乙烯用非氟树脂的接枝或共混改性等,而含氟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制备还未见报道。
    对于聚合物紫外光固化的研究仅局限在非氟树脂(如丙烯酸树脂、聚氨酯丙烯酸树脂、丙烯酸环氧树脂、不饱和树脂等)的研究,对于含氟树脂光固化的研究报道也很罕见。由于光固化具有节能、无污染、操作简便等优点,且固化后的树脂性能优异,因此对光固化含氟树脂的研究更是引人注目。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高青雨等。据不饱和树脂网专家介绍,用四氟邻苯二甲酸代替邻苯二甲酸酐,以含双键的活性单体作溶剂,合成了新型的含氟不饱和聚酯树脂(F-UPR),并对其原料配比、合成工艺、光固化过程及其固化后的性能进行了研究。
    F-UPR有较好的光固化性能。由于其低的表面能及较高的表面光泽度,可用于树脂的胶衣涂覆。不饱和聚酯链上由于F的引入,使分子链间的作用力下降,软化点温度降低。改善了树脂的流动性,使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加工成型更为便利。据不饱和树脂网专家介绍,由于F-UPR中F原子在苯环上,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树脂的表面能,但与顺酐参加反应生成的酯键相距较远,且F-UPR固化后密度较低。在碱性介质中,F-UPR更易水解,且水解不可逆,所以耐碱性较差。而在酸性介质中,水解是可逆的,产物不会离开反应区,F-UPR的疏水作用大于因其密度下降受侵蚀的作用。F-UPR的耐酸性好于UPR,但耐碱性略差于UPR。
    河南大学润滑与功能材料实验室李小红等用环氧树脂与不饱和聚酯反应,形成UP-PEP-UP嵌段共聚物,加入活性单体,制成改性感光树脂,并进行紫外光固化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后的感光不饱和聚酯树脂的耐碱性、热稳定性和表面硬度大大提高,固化收缩率明显降低。表面硬度由2H提高到4H;固化体积收缩率由7%下降到0.8%,对底材的附着力明显增加,且热失重率降低了6.8%。扩展了它在许多方面的用途。据不饱和树脂网专家介绍,河北工业大学解一军和李佐邦提出了一种由不饱和聚酯和环氧树脂嵌段共缩聚,合成一类新型光敏预聚物的方法。该光敏预聚物采用两步法合成。步先合成具有一定相对分子质量和端羧基的不饱和聚酯,第二步使该不饱和聚酯与环氧树脂反应,生成嵌段共缩聚物。
    该光敏预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通过调节不饱和聚酯的相对分子质量控制。对合成的光敏预聚物做了光敏涂料配制研究并对涂膜进行了性能表征。脂嵌段共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可由调节不饱和酸的过量摩尔比控制。过量摩尔比越大,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固化速率也越快。据不饱和树脂网专家介绍,该方法合成的光敏预聚物固化膜的表面硬度、柔韧型、附着力、耐热性等性能均优于环氧丙烯酸酯、不饱和聚酯树脂等常用光敏预聚物品种。体系的光敏性虽然主要取决于光敏树脂的性能,但也与其他组分有关。通过调节活性稀释剂的品种与用量可在一定范围内改变光固化速度,固化膜的硬度、柔韧性及附着力。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工信部备案号:鲁B2-20041020-4   版权所有  德州博维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热线:400 9692 921  电话:0534-2666809    传真:0534-2220102    邮箱:frp@cnfrp.com
 Copyright (c) 2002-2022 CNBXF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鲁公网安备 37140202001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