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氧化物微反应连续流装置实景

微反应连续流工艺技术小试成品:过氧化物甲乙酮
2018年开始,广东美亨便探索各种连续流合成工艺,之后与清华大学合作,终确定了微通道连续工艺,通过多次小试成功开发出过氧化物甲乙酮品种的微反应连续流工艺技术。通过小试连续验证,采用该技术生产的过氧化甲乙酮的性能指标超过预期设定的标准,产品性能及品质稳定,生产过程更具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该技术实现适用于有机过氧化物连续放大生产的微反应器装备以及工艺路线的自主可控,解决国内外现有过氧化物生产工艺与反应设备持液量大、危险性大、选择性不高及反应能效低的问题,提升氧化工艺本质安全水平,契合实现“从根本消除事故隐患”这一重大战略需求。

合影留念
逐级放大是传统反应釜的放大模式,微反应器是数目放大的方式,本次小试成功,为后续放大实验以及延伸到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TBPB)和过氧化2-乙基己酸叔丁酯(TBPO)等过氧化物衍生物的生产奠下良好基础,通过数目放大的方式,探究其放大规律,做好可控的设计,使之从小试逐步达到万吨级工业生产要求,以终替代传统釜式工艺,解决该行业的安全瓶颈问题,提高了国际领先技术的国产化应用率,为精细化工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和技术创新树立典范。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徐建鸿教授,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其团队依托于联合重点实验室,长期从事微化工过程与多相微流控技术研究,致力于多相微分散体系的传递与反应过程基础及其应用研究。先后主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和企业横向合作项目等20余项;在本领域主流期刊上共发表学术论文 160 余篇,被他引 4000 余次;获授权发明20余件,多项研究成果实现工业应用转化。获技术发明二等奖(第5完成人)和化工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第1完成人)等多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
该团队守正创新,不忘使命,始终致力于微化工过程与多相微流控技术创新与发展,在面对传统精细化工反应生产安全的瓶颈问题,怀揣着一颗助力基层、助力精细化工更好发展的赤子之心,兢兢业业扎根于基层,用实际行动将智慧转换为发展成果,推动产业发展。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企业长期生存,持续而稳定发展的源泉。广东美亨一直坚持创新发展,打造领先的过氧化物专业制造商,改变人类未来生活。
广东美亨是集研发、设计、生产与销售过氧化物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为工信部2021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企业。公司目前主要生产的核心过氧化物系列产品有过氧化甲乙酮、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过氧化-2-乙基己酸叔丁酯、不饱和树脂(乙烯基树脂、模压树脂等)、促进剂、色浆等化工产品,产品广泛应用在高铁、飞机、航天、舰船等高端复合材料。产品销往各个省市,同时销往欧洲,亚洲,南美洲等十多个和地区。目前在国内,我司产品占自主品牌大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