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康达新材(002669)发布了一则引起行业广泛关注的公告:旗下控股子公司——大连齐化新材料有限公司,以高达6100万元的授权费,向一家石油化工企业授予其环氧树脂的专利及生产技术。作为国内知名的环氧树脂制造商,大连齐化的这一授权举动引发了业内关于授权对象身份以及行业发展前景的热议。环氧树脂行业曾经风光无限,如今却在产能过剩、价格低迷的背景下陷入困境。现阶段,国内环氧树脂产能庞大,供过于求,市场行情低迷不振。那么,究竟是谁愿意在这个时候大张旗鼓地进入环氧树脂市场?这种逆势而为的决策背后是否隐藏着更深层次的战略意图?
授权背后的大单解读 根据公告显示,大连齐化授权的技术包括液态环氧树脂、半固态环氧树脂、固态环氧树脂等核心生产工艺。这些技术被许可给交易对手方,并且大连齐化还将为其提供相应的技术服务和支持。合同的总金额高达6100万元,主要分为三大部分:技术许可费3000万元,工程费用2000万元以及人工服务费1100万元。 公告表明,公司目前产品主要分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耐热型环氧树脂和特种环氧树脂三大系列。其生产的高纯、电子级、通用型环氧树脂可被应用于风电新能源、覆铜板、电子封装、航空 航天、轨道交通、涂料及地坪等诸多领域。 这一合作表明,大连齐化不仅仅局限于自身生产,而是通过授权的形式向外扩展技术应用。这种策略不但能够帮助其增加收益,还能促进环氧树脂技术在更多行业中的应用。合同明确了大连齐化将为对方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包括项目管理、工程监督、性能测试以及培训服务等,确保技术顺利转移和落地。 交易对手的神秘身份 然而,公告对这笔交易的授权对象只字未提。公司出于商业敏感性的考虑,对交易对手的信息进行了豁免披露。 根据公告中其它信息披露,此次授权的交易对象是一家从事石油化工产品生产与销售的企业。公司与其不存在关联关系,公司最近三年未与其发生同类业务。可以推测出,对方很可能是一个新进入环氧树脂领域的玩家,意图通过自身上游石油化工资源,完成环氧树脂产业链的一体化布局。 这意味着,该公司很可能依托上游资源优势,通过环氧树脂这一重要下游产品,打通从原材料到成品的整个产业链。事实上,类似的产业链整合在近年来已有多家石化企业有所布局,例如延长石油和荣盛石化的相关项目。 大连齐化的财务现状与授权背后的考量 2023年,上海康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对大连齐化新材料有限公司的股权进行收购和增资。其中8628万元用于收购大连齐化43.58%的股权;3000万元用于增资大连齐化,增资完成后公司合计持有大连齐化51%的股权。 大连齐化是康达新材旗下的重要子公司,但近年来的财务表现不尽如人意。2023年,大连齐化的营业收入为4.31亿元,净利润却亏损近6000万元。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2.11亿元,净亏损1790万元,资产负债率高达86.7%。在这样艰难的财务状况下,通过技术授权的方式获取收入,对于改善公司的经营状况无疑是重要的举措。 环氧树脂市场虽然目前行情低迷,但随着新能源、电子封装和环保要求的不断提升,高品质环氧树脂的需求将逐步回暖。大连齐化选择在这一时机将技术授权,不仅是为了提升盈利能力,也是为了更好地把握未来市场的机遇。
授权的交易对象虽未公开,但可以推测,该公司极有可能是基于其石油化工产业链,打算通过环氧树脂业务实现下游延伸。这一举措很可能是为了在上游资源丰富的情况下,进行环氧树脂市场的整合与扩张。 今年8月,延长石油集团启动了其苯酚/丙酮和双酚A项目,这些项目直接指向环氧树脂的上游原料。同样,中国四大民营炼化企业之一的荣盛石化子公司也在台州布局环氧树脂相关生产项目。类似的大型石化企业通过上下游产业链的整合,正试图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获得更大的盈利空间。 结语 大连齐化此次的6100万元技术授权合同,不仅展示了其在环氧树脂领域的技术优势,也为未来的市场扩展开辟了新的方向。在面对不断增长的高端环氧树脂需求时,大连齐化通过技术授权的模式,不仅能够获得可观的利润回报,还可以通过技术共享,进一步推动行业的发展。未来,随着市场的演变和新玩家的进入,环氧树脂行业将迎来怎样的格局变化,值得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