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告嘉宾

朱清华
零重力航空工业公司
联合创始人兼总师
报告题目
低空经济市场与低空飞行器的发展
报告大纲
低空经济发展需求与低空飞行器市场预测
低空飞行器分类与技术特点
低空飞行器技术难点与发展趋势
复合材料在低空飞行器的应用与挑战

孙泽玉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汽车新材料分会秘书长
东华大学副研究员
报告题目
新能源汽车复合材料发展现状及规模化制造关键技术
报告大纲
新能源汽车行业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解析
复合材料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新能源汽车复合材料研究及应用发展现状
新能源汽车复合材料规模化制造关键技术
新能源汽车复合材料零部件高效成型技术分享

方 超
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非金属材料主管师
报告题目
奇瑞新能源汽车(iCAR)复合材料的应用与问题探讨
报告大纲
在碳中和碳达峰的大环境下,推动车身轻量化,是现阶段纯电动车绿色转型的解决方案。奇瑞新能源汽车通过轻量化设计、轻量化工艺开发、零部件轻量化技术及轻量化示范线等技术路径,在汽车上实现了铝合金、非金属复合材料研究与应用。希望与各级厂商进行交流合作,不断优化并开发新型复合材料和生产工艺,解决现有复合材料在轻量化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难点,最终实现汽车绿色轻量化制造。

王 定
极氪汽车
材料工艺主管
报告题目
新能源汽车复材轻量化趋势分析
报告大纲
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是长期技术路线,需要平衡减重成本、技术先进性和产品功能性,非金属复材在减重比例方面优势明显,而金属材料在产品集成应用方面尤为卓越,尤其是以压铸铝、压铸镁等大型一体压铸技术为例,金属材料也在材料性能和加工工艺方面不断迭代进化,在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的道路上,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同台竞技,本文以压铸铝、压铸不绣镁、半固态镁压铸等技术方案为对标,详细分析碳纤复材、玻纤复材在汽车轻量化领域的技术先进性和经济性,结合不同的成型工艺,总结目前复材在汽车领域的应用情况,分析复材在未来的技术突破点,完善整车轻量化思路,提出对轻量化路线的终极思考。

岳增柱
北京天海氢能装备有限公司
总工程师
报告题目
IV型车载储氢气瓶关键技术与应用
报告大纲
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新能源,是全球能源转型中最佳的碳中和能源之一,是人类的战略能源发展方向。安全经济的氢气储运技术是氢能利用推向实用化、产业化的关键。从技术成熟度、成本、储氢密度等几方面综合评估来看,现阶段最适宜的储氢技术仍是高压气态储氢。目前35MPa气态储氢主要应用于商用车,70MPa气态储氢主要应用于乘用车,其他方式储氢尚未批量应用。国内部分企业已经实现IV型储氢气瓶的关键技术突破,产品在氢能商用车领域实现批量应用,目前关键原材料的国产化亟需提升。

桂明
万帮数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星星充电)
结构部总监
报告题目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行业复合材料的应用案例分享
报告大纲
充电桩行业概况
充电桩行业主要痛点
充电桩行业复合材料需求分析
充电桩行业复合材料应用案例

杨德旭
北京玻钢院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总经理
国家玻璃钢制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主任、教授级高工
报告题目
新能源产业复合材料测试评价技术简析
报告大纲
结合当前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的态势和热点,本报告介绍了风电、光伏、新能源汽车、无人机等产业复合材料性能测试项目及相关标准之间的关系,涵盖基础性能、长期性能、损伤评价、寿命预估等内容。

钱鑫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高级工程师
报告题目
国外高性能碳纤维的最新动态及国内碳纤维行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报告大纲
近年来国内外碳纤维发展迅速,放眼国外,日本东丽于2023年在全球碳纤维生产基地进行了全面扩产,并先后推出T1200、M46X等新型碳纤维,进一步引领着全球碳纤维技术创新发展;纵观国内,碳纤维产业更是如火如荼,在建和即将投产的碳纤维产能已达数十万吨,随着国产碳纤维销售价格日趋下降,碳纤维应用领域呈现进一步扩展趋势。本报告介绍了国外高性能碳纤维领域的最新动态,分享了国内碳纤维行业的最新动态趋势,探讨了未来碳纤维在氢能、低空经济等领域的潜在应用。

王 博
福田汽车工程研究总院
轻量化业务经理
报告题目
商用车轻量化发展趋势及材料开发实践
报告大纲
主题报告将叙述面向十五五,福田商用车轻量化技术与模块应用需求,通过典型项目案例重点介绍福田汽车围绕“非金属应用”、“以塑代钢”等先进复合材料技术在模块零部件上的开发实践。探索新机遇,助力新发展。

洪天翔
莱茵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项目经理
报告题目
复合材料边框在光伏组件中的发展趋势与案例分享
报告大纲
光伏的市场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光伏用复合材料边框安全及性能技术要求
光伏用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定义与特性
基于聚合物复合边框的认证解决方案
复材边框测试案例分享

武鹏飞
科思创(上海)投资有限公司
定制化聚氨酯事业部高级技术开发经理
报告题目
科思创聚氨酯复合材料在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行业的解决方案
报告大纲
科思创聚氨酯复合材料在各行各业都有广泛应用,长期的实际应用案例已经证实聚氨酯复合材料是良好的轻量化解决方案;同时具有优异的耐老化性能;耐化学溶剂和机械性能,尤其可以提高制品的抗冲击性能。近年科思创开发了一系列聚氨酯复合材料的新应用,报告主要介绍聚氨酯复合材料解决方案的优势,科思创树脂的特性及商业化应用。

赵小斌
HRC
航空结构设计高级经理
报告题目
eVTOL机体结构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探讨
报告大纲
eVTOL机体结构特点
eVTOL机体结构设计关键技术
eVTOL机体结构制造关键技术
案例分享

朱祥东
中国机械总院轻量化院德州分公司
副总经理
报告题目
高性能复合材料柔性模压成形关键共性技术及成套装备
报告大纲
面向高性能复合材料构件开发、成形、应用中工艺及装备的绿色化、数字化、集成化、智能化制造,提出高性能复材一体化成形与制造多工艺/多材料/多结构的柔性模压成形方法,实现连续纤维增强树脂基复材/多材质混用等形式产品的高精高效低成本应用,突破先进模压工艺柔性复合在线模压、湿法模压、高压注胶、真空模压、绿色喷涂等关键共性技术与成套装备,支撑先进复合材料在战新与未来产业领域工业软件与工业母机的自主可控。

李硕同
江苏江拓力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助理/研发工程师
报告题目
碳碳预制体数智化研究及规模化制造关键技术
报告大纲
碳碳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光伏能源、制动材料、半导体等领域,而碳纤维预制体决定着其80%的性能,行业长期为产品尺寸精准、一致性、以及规模化生产困扰,效率低、交期长、成本居高不下。江山公司用时4年,投资超亿元,卧薪尝胆,探索出一条全新的解决方案,在碳纤维预制体行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报告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展开:
碳碳复材市场分析与发展调研
装备智能化转型研发关键技术
材料与工艺匹配数字化探索
详述碳碳预制体研发成果及未来展望

武健
天津市天锻压力机有限公司
正高级工程师 碳纤维研发部部长
报告题目
复合材料成形装备及其自动化发展现状
报告大纲
复合材料典型成形工艺介绍
复合材料典型成形装备介绍
复合材料典型成形装备及其自动化特点及性能
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形装备及其自动化应用实例分析
复合材料成形装备及其自动化发展探索

刘宗洋
上海克劳斯玛菲机械有限公司
销售经理
报告题目
克劳斯玛菲新能源汽车相关应用介绍
报告大纲
新能源汽车电池壳应用LFI工艺亮点及优势介绍
新能源汽车电池壳体应用HP-RTM工艺介绍
SCS工艺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壳体的发泡与粘接介绍
新能源汽车电池pack发泡保温应用介绍
克劳斯玛菲发展概况及未来发展方向展望

张志远
日本京都工艺纤维大学博士 副教授
报告题目
“双碳”背景下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展望
报告大纲
“双碳”背景下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发展
碳纤维回收再利用方面的应用
“绿色”树脂基体方面应用
“绿色”树脂基体复合材料研究
“双碳”背景下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展望
参观企业
1北京机科国创轻量化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德州分公司

北京机科国创轻量化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轻量化院”)由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控股设立,2020 年首批入选国务院国改办“科改示范行动”。轻量化院定位为科技创新排头兵、人才高地,以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己任,致力于高端、智能、绿色成形技术与装备研发和成果转化,目标是建成世界一流研发机构。建设运行国家轻量化材料成形技术与装备创新中心,2022 年完成一期建设,建立碳纤维复合材料、轻质高强合金、增材制造等研发、中试验证、检测能力;建设运行先进成形技术及装备全国重点实验室,2022 年完成重组优化,按照“四个面向”总体要求,突破材料成形高端领域前沿方向自主可控工艺、软件、装备技术,跟踪前沿方向,创制新工艺,与创新中心耦合衔接,助力国家制造强国战略实施。近年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各 1 项,中国专利金奖 3 项,省部级特等奖 2 项。
2
德州海力达模塑有限公司

德州海力达模塑有限公司,专注于
SMC/PCM/LFT-D/PDCPD/HP-RTM等复合材料模具,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已成为集研发设计、加工制造与售后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龙头企业。公司始终将技术创新视为发展的核心动力,构建了强大的研发团队。现拥有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40余人,依托精湛的技术,精良的资源配置,勤耕生产工艺,提升产品质量。以创新驱动发展,为客户提供最佳的技术方案。此外,公司通过前瞻性的研发策略,积极探索新材料、新工艺,以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和市场变化。近年来,公司在技术、装备方面全面提升。2023年以来,公司成立模具研究院,并设置南方模具设计中心;购进了三十余台高速龙门加工中心、数控深孔钻、数控双头电火花机、机器人激光淬火设备、便携式关节臂三座标、大吨位大台面高精度液压机等先进加工、检测设备,能够满足各类复杂模具制造的高标准需求。现拥有中高级技工上百名,能够灵活利用这些先进设备,精确控制每一个生产环节,确保产品的加工精度和质量稳定性。根植中国,辐射全球。未来,公司将始终秉承“技术领先、质量上乘”“以人为本、诚信经营”的发展理念。以先进的工艺技术、严格的质量控制、准确的交货期和完善的模具设计和产品方案,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3
德州联合拓普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德州联合拓普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高性能纤维织物、预浸料、复材制品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占地44,000平方米,位于山东省德州市天衢新区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园区,具备年产预浸料1800万㎡、织物100万㎡、碳纤维制品10万件的生产能力。公司被认定为山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山东省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获得德州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天衢新区高质量发展杰出企业等荣誉;是国际先进材料与制造工程学会(SAMPE·中国)会员单位。并联合多家高校成立“联合拓普复合材料研究院”充分发挥优质的科研水平和人才力量,助力于公司发展,将技术与产品应用紧密结合。公司拥有专业的实验室,在新品开发与验证、原材料质量控制与评价、理化性能测试、产品可靠性测试等方面,以及生产过程的工艺控制和产品在使用时的操作性提供技术支持。目前已研发出系列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产品,并已获得30项授权专利,产品通过了UL94、EN45545、DIN5510、ROHS等多项国际权威认证,在工业制品、轨道交通、医疗器械、体育器材等领域广泛应用,久负盛名。经过20余年发展,成为国内规模较大、技术领先、可提供个性化产品和技术服务的复合材料行业高科技企业。
参观企业名额有限,先到先得!
截至时间:12月1日,报名企业安排车辆。
展位预定


相关事项
1、会务费标准:
复材网非会员单位:3800元/人 、会员单位:1900元/人 (含全部相关会议资料、会议通行证及会议用餐)。同一单位四人参会,免一人会费,(含全部相关会议资料、会议通行证及会议用餐、会刊印刷、企业简介500字以内)
2、会务费请按要求提前汇入指定账户,并通知会务组,会务组统一开具发票。
3、会务组汇款信息:
收款名称:复材网信息科技(山东)有限公司
开 户 行: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德州分行三八路分理处
账 号:1612070209200149194
行 号:102468000031
4、会务组联系方式:
于 珍:186 5346 3667
参观名额有限,先到先得!
赞助项目

会议咨询
于 珍

往届回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