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经济不仅承载着城市空中交通、物流配送、文旅观光等多元场景,而且对化工新材料、高端制造、能源体系提出全新要求。截至2024年底,我国低空经济核心产业市场规模已突破6000亿元。据中国民航局预测,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预计到2030年行业将进入爆发阶段。
据湖南石化聚酰胺部负责人介绍,尼龙612(PA612)化学名称为聚十二烷二酰己二胺,是一种半结晶性、长碳链特种尼龙,相较常见的尼龙产品,具有高韧性、低吸水性、耐磨性和高尺寸稳定性等特性。聚己二酰间苯二甲胺(MXD6)是由间苯二甲胺和己二酸缩聚而成,具有高刚性、低翘曲、优异的气体阻隔特性。耐高温尼龙10T(PA10T)化学名称为聚对苯二甲酰癸二胺,由癸二胺与对苯二甲酸缩聚而成,具有耐高温、低吸湿、高尺寸稳定性、耐化学等特性。
上述3种聚酰胺特种尼龙产品在无人机应用领域可用于生产电机支架、旋翼卡扣、起落架、机身框架、电池舱盖、无刷电机端盖、电调(ESC)壳体、电池管理系统(BMS)支架、云台结构件(抗冲击且轻量化)、高强度连接件(替代金属减轻重量)及高温环境用齿轮(如高速传动部位)等。
据了解,湖南石化在PA612、MXD6、耐高温PA10T技术方面已完成小试研究,产品性能达到市场同类产品指标,目前在建2000吨/年PA612连续聚合中试装置、2000吨/年MXD6连续聚合中试装置、百公斤级PA10T中试装置,预计两年内完成中试研究,有望在无人机、机器人领域满足用户要求。此外,该公司拟建设1万吨/年PA612、2万吨/年MXD6、5000吨/年PA10T工业化装置,建成后将实现批量稳定生产,可在无人机、机器人领域批量应用。
湖南石化现有年产15万吨聚酰胺装置是该公司年产60万吨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升级项目新建主装置之一,以己内酰胺为原料,生产双向拉伸尼龙膜(BOPA)专用料、多层共挤薄膜专用料等20多个牌号聚酰胺产品。作为绿色环保的“材料界明星”,聚酰胺俗称尼龙,可应用于工程塑料、薄膜和纺丝领域,最初用作制造纤维的原料,后来由于其具有强韧、耐磨、自润滑、使用温度范围宽等综合性能,广泛用于机械、汽车、电器、纺织器材、化工设备、航空、冶金等领域。
2023年9月,由湖南石化牵头,共16家单位参与的中国石化“高端聚酰胺材料制备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示范”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启动。该公司与多家科研机构、高校共建联合项目,开展全链条“产学研”合作,延展聚酰胺产品品种,推动高性能新材料研发技术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