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信息显示,团队采用异山梨醇和碳酸二苯酯(DMC)为原料,加入具有环状结构的二聚脂肪酸改性,先进行预聚反应,再进行终聚反应,得到生物基聚碳酸酯(生物基PC)。
通过加入具有环状结构的二聚脂肪酸,实现了诸多优势:
-
二聚酸接入聚碳酸酯链中可以提高主链弹性,改善其加工性能,降低加工温度;
-
环状结构具有刚性,保证了共聚产物较高的机械强度;
-
二聚脂肪酸的加入有助于苯酚脱出、推进反应进行,生成较大分子量的聚碳酸酯。
用专利方法制得的生物基PC,分子量≥35000,玻璃化转变温度≤100℃,断裂伸长率≥140%,冲击强度≥70kJ/m2。
值得一提的是,9月初,由中油工程与中石油参股的子公司濮阳市盛通聚源新材料有限公司,也展示了首款中国生物基PC特种工程塑料产品。
目前,该生物基PC工业生产装置在2025年2月已成功开车,工艺采用可再生异山梨醇生物基单体替代共聚单体双酚A,表面硬度接近玻璃,透光率高达92%,开辟了生物基PC本土商业化的可能性。